国内金融市场利率
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共有1000亿元逆回购到期,累计开展4000亿元逆回购操作,净投放3000亿元。7月1日同业拆借市场Shibor利率,隔夜品种报价为1.44%、7天品种报价为1.80%,维持低位徘徊,预计本周资金面将继续维持宽松状态。
截至7月1日国债收益率1年期为1.93%,较前周下行4bp;3年期为2.45%,较前周上行6bp;AAA级企业债收益率1年期为2.39%,较前周持平;3年期为2.88%,较前周上行1bp。在央行上缴利润基本结束、信贷需求回暖的背景下,资金面对债市影响的利多因素较少,预计债市价格维持平稳。
截至7月1日上证50周涨幅2.37%、中证500周涨幅1.10%、沪深300周涨幅1.64%,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餐饮旅游板块领涨,带动股市继续上行,但期指合约略低于股指,预计股市持续攀升动力不足。
截至7月1日美棉收于97.29美分/磅(折合人民币14,376元/吨),较前周97.88美分/磅,略有下跌;郑棉主力合约收于17,315元/吨,较前周17,230元/吨,略有上涨。近期郑棉加速下行态势有所缓解,预计郑棉已处于底部位置,继续下行空间有限。
(金融同业部提供)
国际金融市场利率
截至7月1日,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报6.7015,下跌0.0432%,周跌0.1748%,上周主要波动区间为6.6737-6.716;人民币兑港币收盘价报0.854。
美元Libor利率1个月期报1.8%,3个月期报2.29%,6个月期报2.9%,1年期报3.56%,较前周分别上涨17BPs、6BPs、3BPs、2BPs。
美债收益率3个月期报1.73%,2年期报2.84%,3年期报2.85%, 5年期报2.88%,10年期报2.89%,30年期报3.11%,仅3个月期美债收益率较前周上涨4BPs,剩余各期限美债收益率均大幅下降,其中5年期美债收益率降幅最大达31BPs。
国际方面,美国公布的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4.7%,5月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升0.2%,均低于预期涨幅,市场衰退预期增强,提振避险买盘,美债需求增加、收益率全线大幅陡峭化下行。美元指数大幅上涨,是由于美联储主要官员讲话偏鹰派,预期7月继续加息75个基点,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元现金数量接近历史高位,显示出美元是对冲经济滞胀的主力,成为全球财富的“避风港”,另外,美元是购买石油的主要货币,油价飙升将继续促使美元走高。
国内方面,中国6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.2,非制造业PMI为54.7,综合PMI为54.1,经济数据及复苏稳中向好,有利的支撑了人民币汇率走势,另外,外资流入增加、加大中国资产配置也起到“人民币稳定器”作用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并未受到美元指数大幅上涨影响,围绕在6.7左右窄幅震荡。6月30日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居全球第五位,占比为2.88%,再创新高,显示出全球市场对人民币需求加大。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(BIS)签署了参加人民币流动性安排(RMBLA)的协议。该制度安排反映出各国更加重视人民币流动性安全问题,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,推动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。
(国际金融部提供)